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艺术档案数字化与开发利用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7-17 14:03:00
7月15日,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邀请相关专家召开了艺术档案数字化与开发利用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数字化艺术档案的安全存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艺术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
艺术档案数字化转型正催生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与新业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吴建华指出,艺术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要推进档案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艺术档案的社会化利用;另一方面应当立足区域文化特色,与档案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可通过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档案记忆的构建、档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展示等途径全方位释放和发挥艺术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江苏省档案馆国家级档案专家林越陵指出,江苏作为文化强省,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很有必要建设一个永久性的艺术档案展陈中心,可通过“虚实融合”的展示模式,将实体档案展示与数字化呈现有机结合,让文化艺术高原有一个具象化的落脚点,让社会公众在这里可以一览江苏艺术发展历程和成就,体验百花齐放的艺苑风景,更能实现档案文化传播的“沉浸式”体验,为艺术档案的价值转化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江苏省档案馆接收保管处处长蔡和在座谈会上强调,推进数字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是强化档案原件的科学保护,建立完善的实体档案保管体系;二是严格把控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三是健全保密管理制度,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在艺术档案资源开发方面,蔡处长建议可以从档案文献遗产的角度出发,聚焦馆藏特色资源,特别要重视对戏曲老剧本、古籍善本等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利用,打造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江苏省档案馆鉴定利用处处长秦岭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统筹推进数字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档案开发利用的提质增效,一是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分类分级的数字利用平台;三是建立动态反馈机制,重点包括搭建用户需求反馈平台,建立需求响应机制,同时定期开展利用效果的评估,建立年度复盘制度,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江苏省交通厅档案专家孙明霞指出,数字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要明确定位,要坚持用户为导向,差异化服务。针对专业从业者,可以打造“艺术档案+”高端文化平台,通过名家讲堂、艺术沙龙等形式,构建戏曲名家、书画名家与从业者的深度对话机制。面向社会大众则要以趣味性、互动性为核心,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开发艺术知识图谱、档案文创衍生品、AR/VR沉浸式体验项目、新媒体互动展览等形式充分发挥艺术档案的文化普及作用。同时要把握“精品化、特色化”的开发方向,重点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潜力的艺术档案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江苏省数字化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蔡晓川在座谈会上提出“政企协同”的开发模式,建议以公共数据产品为切入点,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联合进行数字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戴震宇指出,可以尝试推行档案数字资源授权运营的模式,联合相关企业,以昆曲传字辈老艺人教学音视频为核心资源打造标杆案例,建设档案文化IP,实现艺术档案资源的价值转化,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