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论坛 | 宋长善:从“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看影视旅游如何延续“长尾效应”
一、爆款影视剧“带火”取景地
2023年春节后,不少旅游目的地随着爆款影视剧的热播而“走红”。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取景地云南大理、电视剧《狂飙》的取景地广东江门、电影《流浪地球2》的取景地山东青岛、电影《满江红》的取景地山西太原古县城都纷纷火爆“出圈”,迎来了2023年开年来的旅游热潮。据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春节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42393万人次,市场整体呈现“一房难求”“人山人海”的兴旺景象;2023年1月2日至8日,大理机场共保障航班运输349架次,旅客吞吐量达3.26万人次,环比增长25%。广东江门的旅游热度也持续上升,2023年开年至2月28日,江门旅游搜索访问量环比前半月增长217%,带动整体旅游订单量环比增长144%,当地民宿预定量同比增长80%。2023年2月,山东青岛、山西太原旅游订单量环比分别增长了72%和69%。随着影视精品爆款频出和文旅产业的迭代升级,影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时尚。
二、影视作品促成旅游行为实现的内在机理
影视作品为什么能对受众产生影响并促成旅游行为的实现呢?作为一种宣传媒介,影视作品一方面通过艺术化塑造前端取景地推动了取景地的形象建设和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建构文化意义激发旅游者的出行动机拉动了游客前往特定旅游目的地体验。影视作品正是通过“推—拉”的合力作用促成了旅游行为的实现。
(一)影视作品艺术化重塑取景地形象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仿像与模拟》中阐述了“仿像”的概念,即像、幻影、模拟物。影视作品里展现的取景地是一种“非现实”的银幕表象,是被艺术化重塑的“仿像”。因影视作品而前往取景地旅游的游客,通常沉浸在作品塑造的“仿像”之中,他们希望通过一种“现实”的具体体验来感受影视剧中呈现的虚拟空间。旅游目的地正是借助影视作品对自身形象的艺术化重塑在观众心中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目的地性形象。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规划中心主任钟晟说:“影视剧之所以能够带火相应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游客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实现情感的投射。影视剧的现实场景有一种独特的空间唤醒机制,能够唤醒游客观影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记忆,进而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讲,观众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这个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同频共振”,并最终触发了旅游行为,进而实现了从影视仿像的向往到旅游目的地的在地体验的过渡,从影视观众向旅游者身份的转换。
(二)影视文化元素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
三、影视旅游延续“长尾效应”的创新策略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由来已久,如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播出,带动了湖北襄阳的工业旅游;电影《非诚勿扰》让西溪成为杭州的又一张名片……但是影视作品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热度衰减是其自然规律。随着当下一些爆火剧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被带火旅游目的地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泯然众人矣”。因此,影视作品的热播仅仅能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流量拉新”,而要想让“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故事能够持久保持热度,实现影视旅游的“长尾效应”,还需要运营者在定位差异化、运营系统化、宣传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等方面深耕细作。
- 热门推荐
- 展览预告 | “春煦雅集 丹青共映”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在职书画家作品展
2025-04-30 08:44:00
- 现场:龙腾盛世——历届《艺术百家》江苏优秀青年美术家提名展精品巡展·南京站开展
2025-03-29 20:03:00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党支部与泰兴市黄桥镇米巷社区开展共建活动
2025-03-11 14:17:00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2025年度单位预算公开
2025-03-10 09:34:00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与南京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党建共建协议签订仪式暨“喜迎新春、文化惠民、健康同行”主题活动
2025-01-23 14:37:00
- “走基层·迎新春”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惠民活动继续送“福”到家
2025-01-20 11:16:00